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陈淇 发布日期:2021-02-17
临清架鼓是流行于山东省聊城地区临清市的一种纯打击乐合奏形式,由鼓、点锣和大鼓三种乐器组成。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和大力弘扬民俗文化,使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得以发扬光大,2月17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茌平区杜郎口镇唐槐公园举办“学习架鼓制作, 品味非遗文化”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利用展板向小朋友们讲解临清架鼓的基本知识,使小朋友们了解临清架鼓的历史由来、演奏方法、声音特点,临清架鼓被列为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驾鼓艺术以宏大气势,震撼的旋律,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幽默诙谐,表演生动、夸张,唱腔婉转、优美为临清文化争得了荣誉,为聊城历史的文化再添新彩。随后,志愿者给小朋友们展示了用纸板做的木板大鼓的模型,并利用自己制作的架鼓模型向小朋友们进行模拟演奏,进一步向小朋友们普及临清架鼓的知识,加深小朋友们对临清架鼓的外观、演奏方式的了解,对中国非遗文化的了解。活动最后,大学生志愿者互相交流自己对临清架鼓的理解和感悟,并就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探讨,活动圆满结束。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有利于加深儿童对架鼓文化的了解,体会非遗魅力,而且有利于引起社会对非遗文化的进一步关注,形成关注中华传统文化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