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姜广冕 发布日期:2021-02-17
腊肠文化起始于中国,同时也是中国的骄傲。为增加人们对地域美食的知识积淀,让人们真正去了解灌肠的制作方法,2月16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昌邑市腊肠制作总店举办“食尽年味香,腊肠迎八方”活动。
志愿者前往活动地点进行探访,并与店内工作者说明情况,与他们共同交流腊肠的相关知识。工作者向志愿者讲述有关腊肠的历史,中国腊肠约创制于南北朝以前,始见载于北魏《齐民要术》的"灌肠法",其法流传至今。中国灌肠腊肠不加淀粉,可贮存很久,熟制后食用,风味鲜美,醇厚浓郁,回味绵长,越嚼越香,远胜于其他国家的灌肠制品,是中华传统特色食品之一,享誉海内外。志愿者对此进行了记录,并在征得工作者的同意后,前往生产车间,在工人的帮助下,亲自动手制作腊肠。志愿者将制作腊肠的步骤熟记于心,在进行切片的时候尤为仔细,赢得了人们的赞赏。制作结束后,志愿者与工作者进行合影留念,向他们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糍粑腊味家中备,待等亲朋把盏欢。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使志愿者亲身体验制作腊肠的过程,积淀了传统美食文化,而且传播了腊肠的历史,让更多的人对腊肠这一传统美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慰藉那味蕾里的一抹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