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法学院 作者:杨馨霖 钱坤 发布日期:2021-02-20
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2月19日,法学院志愿者走进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垃圾分类宣讲所及延吉路社区举办以“学习垃圾分类,树立环保意识”为主题的活动。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关系到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城市形象,也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作。志愿者走入垃圾分类宣讲所,围绕美好环境被垃圾污染的前后对比图展开宣讲,指出垃圾分类具有减少占地、减少污染、变废为宝等优点,并表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是实施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对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创建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志愿者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入延吉路社区为居民分发提前印制的垃圾分类宣传册,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其详细介绍垃圾分类的相关管理规定,进一步加深其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理解。此外,志愿者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对字迹不清晰的垃圾桶标签进行再张贴,以确保社区居民方便准确地投放垃圾。
本次活动有利于加深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标准及意义的理解,促进其积极进行垃圾分类、自觉维护社区公共卫生,同时有助于法科学子树立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