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 刘萱 马立达 发布日期:2021-02-24
地震安全保卫技术是减轻地震灾害,减少伤亡和经济损失的重要方式。为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大学生青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弘扬计算机学院的探究精神,凸显对国家地震安全保卫技术的密切关注,2月21日,计算机学院格创网络运维部赴聊城市地震局开展以“远离地震,保护自我——深入地震局学习”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只有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作贡献。”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两种形式双向开展,采用线上的方式搜集信息,利用电话、网络方式对聊城市地震局进行采访,收集有关聊城地震局的有效信息,深刻理解聊城市地震局工作的重要意义。采用线下的方式进行活动,通过实践的方式对聊城市地震局进行参观活动,深入聊城市地震局进行观察学习。在进入地震局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地震水化实验站的赵杰锋主任、陈其峰主、任连凯旋主任等人员为同学们进行知识讲解,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水氡观测室,水汞观测室,气体水质观测室,前处理室、测震室,仪器展室等工作室,依次向同学们讲解了水氡、水汞危害和观测、地震监测数据分析流程等问题。交流座谈会上陈其峰与同学们就当代社会关心的地震热点问题、防震减灾工作等内容进行了热心交流,学们认真学习记录,并积极发言、提出疑惑,陈其峰一一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悉心指导。提问与解答环节过后,聊大校友、曾荣获“省十佳优秀学生”的赵杰锋主任又向同学们分享了有关地震自救的真实事件,结合自身经验向学弟学妹们从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宝贵建议,使同学们在如何面对人生、如何体现人生价值等方面有了全新的认识和领悟,同学们深受启发与感动。团队学生代表崔行宇表示,此次地震社会实践行收获颇丰、受益匪浅,不仅学习了防震减灾的相关工作,还了解了计算机专业在地震监测数据分析上的应用,为此次团队暑期社会实践课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高校与市地震局探索建立双向合作关系的有效手段,利于持续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完善机制,丰富内容,创新载体,激励和引导更多的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大熔炉,不断从实践中优化知识结构,练就过硬本领,增长智慧才干,提升综合素质,锤炼优良品格,在砥砺奋进中成长成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