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法学院 作者:杨馨霖 钱坤 发布日期:2021-02-26
人民调解室作为隶属于村委会的重要运转机构,既能协调村内生活琐事,又起着调解村民关系的作用,2月22日至2月23日,法学院志愿者走进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慈林镇瓦窑沟村人民调解室和慈林镇政府,举办“助和谈一线,解百事民生”系列活动,走近村民调解核心机构,了解解决居民纷争的流程。
第一期活动中,志愿者走进瓦窑沟村人民调解室,在调解室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调解室并学习调解流程。其中,调解员为志愿者分析经典调解案例,并表示调解室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邻里关系,促进村民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并为瓦窑沟村的发展作出贡献。同时,志愿者协助村委会工作人员对村委调解文化墙进行彩绘并张贴相关资料,有助于村民了解民生文化知识。
第二期活动中,志愿者深入慈林镇政府,细致研究调解过程中各个角色的职责。镇政府工作人员为志愿者详细介绍调解过程中的信息员、普法员、引导员、疏导员、劝解员及衔接员六种角色并带领志愿者进行“模拟调解”,进一步增进志愿者对民生调解流程及角色的认知。此外,志愿者在卷宗室相关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学习卷宗的编纂过程,并协助其进行近期卷宗的归类整理。
本次活动有利于法科学子了解调解过程,提升其对调解室工作岗位职责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有助于减少村民纠纷,加强村民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