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生科】聊望滇中——“彩云之南生态玉溪”全国专项社会实践日志(第二天 前卫镇新河咀村手工制钢工艺作坊)

来源: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肖培瑶 刘珍   发布日期:2021-08-08

  

  为加强对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8月7日,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彩云之南 生态玉溪"实践服务队深入前卫镇新河咀村手工制钢工艺作坊等地进行参观学习。玉溪市江川区团委副书记徐洁、九溪镇团委副书记蒋文茜等相关领导全程陪同。

  同学们来到了前卫镇新河理村的代表着云南精工艺的发展的杨绍华大师铜艺坊,作坊负责人详细讲解了杨绍华大师制艺坊的创作理念和特点,他说道,杨绍华大师制艺坊秉持着“积板促进云南文化与经济建设,传承云南悠远文化”的目标,不仅继承了传化工艺,还引进了新技术、新工艺,引进了进石育型、树脂砂、陶瓷型铸造工艺及超大件铸造技术,在斑铜、乌铜走银、仿古工艺及大型工艺的铸造上具有领先水平。杨绍华大师铜艺坊以制造工艺品和雕塑为主,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来促进乡村振兴,其精湛的工艺、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及良好的信誉使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让参观的同学们为之赞叹。随后,同学们来到了陆培兴大师手工作坊,陆培兴是云岭首席技师、云南工艺美本大师,云南全属工艺大师,江川培兴构艺坊创始人。陆培兴大师为同学们讲部解了各个作品的打造过程和所用工艺,大家被一件件造型化美,设计绝伦,创意独特的钢文物所折眼,深刻认识到青钢文化魂之所在。在参观完手工制铜工艺作坊后,同学们乘车来到了星云湖畔,工作人员向同学们介绍了玉溪市江川区的古滇铜街项目,此项目是为了打造古滇青铜特色小镇,发展成旅游业来实现乡村振兴,改善人民生活,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古滇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自然与人文相互交融的浓厚氛围。

  此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还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