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生科】举办“共建美丽乡村 同奔小康生活”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田光阳   发布日期:2021-08-11

  

  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引导当代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体验社情,积累对社会的认识的阅历和对增进农村生活的了解,8月11日,生命科学学院“探访村名背后的历史,感受新农村建设成就”服务队举办“共建美丽乡村 同奔小康生活”活动。

  携手共建小康社会,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志愿者前期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志愿者首先通过网络对于聊城市东昌府区附近乡村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后志愿者分成多组,分别对于不同的乡村进行走访调查。通过调查走访得知,四合村是由蜜蜂周庄、邢庄、付庄等四个村组成而得名;张飞村曾叫做槐抱榆后引张飞故事而改名;邵屯村是因曾经村民多姓邵而得名;前十村与后十村共同组成十里营村,主要因距离抗战时期修筑的炮楼相距十公里。志愿者了解到四合村因为附近的军用机场而得到国家的福利,同时也因此发生了问题。国家投资建设大量的太阳能发电板作为居民自己的产业,将电卖给发电站来获取收益,从而脱贫奔小康。同时因为军用机场,故附近常有军事演习且大多数是在晚上严重影响村民的休息。张飞村村容村貌良好,街道整洁,保留有一些古老建筑,村内还有一栋西式建筑。但因地理位置偏僻导致信息流通不畅,农产品信息不全面,文化市场不规范,容易受封建迷信的迷惑。邵屯村村内环境良好宽敞整洁,充满生活气息,烟火味十足,交通方便。但是村内搬来许多外村人导致农村建设缺乏规划,农村乱搭乱建的现象较为严重。前十村村内基础设施齐全,村内没有居住问题,且村委负责可靠。因外围紧靠马路,外围人家受马路车辆噪音影响较大,且村内不适合车辆经过。志愿者将走访村落了解到的村容村貌、问题和村民的困扰进行了总结。他们一致认为总体来说新农村基础建设日趋完善,农村环境交通逐渐变好,虽然仍有问题但总体来说问题不大,且政府正在积极整改。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对于新农村建设有更为全面的了解,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学生的知识和智力优势,帮助村民。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