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赵淑超 王雅荻 发布日期:2021-08-18
为倡导尊重历史,弘扬维护中国自然奇观的精神,培养同学们保护文物的意识,8月16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乐承乐献志愿服务队于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兴安街道举办“追文物寻历史足迹,承根脉聚民族精神”社会实践活动。
追文物寻历史足迹,承根脉聚民族精神,志愿者们来到文物历史墙组织部分游客进行宣传教育。文物保护墙的历史包含多个方面,当地著名教育者周开忱,在抗日战争时期舍身保护校舍,掩护学生周全;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的助资使得吾山中学成为昌潍地区教育救国的繁盛之地;古长城文化是中华民族爱好和平这一文化情结的表达,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和平愿望。志愿者展开走访调查,一部分调查文物观赏的游客,一部分调查当地居民,志愿者了解到,游客和当地居住人民仍然缺乏保护意识,存在乱涂乱画现象。文物的历史价值随时代的更迭而历久弥新,文物的时代价值启发志愿者们勿忘历史,振兴中华。志愿者联合撰写《当地文物保护倡议书》,收集游客签名,并将文物保护倡议书的签名张贴在当地公告栏上。
文物保护活动让志愿者们形成了文化认同,促使志愿者们自觉保护文物、爱护文物,在发扬民族文化光荣传统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历史责任感,铭记历史、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