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和稀如 董楷文 发布日期:2022-01-14
习传统文化精髓,传当代生活智慧。为发扬传统民俗文化,锻炼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增进人们对非遗文化的理解,1月12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光岳楼举办“精雕与细琢,文化之传承”活动。
活动伊始,大学生志愿者邀请群众共同观看有关东昌葫芦雕刻的纪录片,让群众对东昌葫芦的雕刻技艺获得初步了解。视频观看完毕后,大学生志愿者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展板,以宣讲的方式向群众介绍东昌葫芦的相关知识和发展历程。大学生志愿者讲到,东昌葫芦雕刻兴起于宋代,成熟于明清时期,以其高超的雕刻技法、逼真的图案造型而深受各地人民的喜爱,逐渐成为运河两岸农家重要的商贸产品,随运河远销全国各地。随后,大学生志愿者带领群众走进一家葫芦藏品陈列室,帮助群众进一步了东昌葫芦的制作技艺。解说员介绍到,东昌葫芦的制作工序主要有三道:一是煮熟后发酵去皮,二是在葫芦上面雕刻,三是上色。在雕刻技法上,借鉴雕刻工艺的镂雕技法,不仅改善了葫芦的透气传声性能,也增强了葫芦的整体审美效果。听完解说员的讲解后,大学生志愿者和群众就了解到的有关东昌葫芦的知识展开交流,共同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蓝图。群众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学到了许多有关民俗文化的知识,今后也会将传承传统文化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本次活动的举办,不仅有利于增进人们对鲁西优秀民俗文化的认识,提高人们的历史文化素养,而且有利于营造人人参与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良好社会氛围。
(审核员 巨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