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吴志钰 于昕禾 发布日期:2022-01-18
忆往昔峥嵘岁月,请长缨不负青春。为提高大学生志愿者们的交流沟通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群众在了解新文化运动中先贤故事的过程中培养爱国情怀,在社会营造爱国向上的氛围,1月16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人民公园举办“不忘先贤路,觉醒当自强”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依托绘制手抄报,以宣讲的方式向群众讲解电视剧《觉醒年代》的创作故事。志愿者讲解到,《觉醒年代》创作时正逢新文化运动100周年。当年,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有各种各样的议论。这部作品正是用理性思维的方式来回答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国生根发展的问题。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社会革命都是以思想启蒙为引擎,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从1915年到1921年这短短6年的时间,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建立接踵而至,真正打开了中国从封建走向民主,从农耕传统走向现代文明,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阀门。随后,志愿者们通过人物卡片立牌向群众讲述新文化运动中先贤的英雄事迹。在风起云涌的历史大背景下,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以及鲁迅、刘半农等一代新文化思想人,他们阅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传播逻辑性和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必然性,他们的群体风采让我们震撼。活动最后,大学生志愿者们和群众一起畅聊观看电视剧的感受,志愿者总结道,迈向光明之路,注定荆棘丛生,正是这群伟人看到了当时的世道,他们靠自己谋求了一条出路,他们放弃了自身优渥的条件,只为能将中国从黑暗中救起。正如剧名《觉醒年代》一般,他们的觉醒带领了一部分人的觉醒,进而携滚滚大势使整个年代的觉醒甚至可以称为时代思想的进化。群众听后纷纷点头,为先辈的英雄事迹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志愿者了解历史人物,树立正确三观;而且有利于群众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激发群众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精神,在社会上营造一种积极的氛围,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播。
(审核员 巨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