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历史】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一街古韵食香 千年运河风情”活动

来源: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祝豪泽 于昕禾   发布日期:2022-01-22

  一河韵古今,一街香天下。为展现地域美食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让大学生感受大运河深厚的美食文化底蕴及独特的古韵古香,进而引导大学生了解聊城运河美食文化,向广大市民传播聊城运河文化,1月20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人民公园举办“一街古韵食香,千年运河风情”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利用知识小卡片和特色展板向群众介绍聊城传统运河美食,志愿者讲到,聊城地区饮食文化底蕴深厚,传统风味特点突出,不少聊城美食里,藏着大运河的流变秘密,烙着大运河的往昔印记,像八大碗、什香面、托板豆腐、芝麻馓子、临清绿豆糕等都非常著名。志愿者们着重介绍聊城馓子这一美食,聊城的芝麻馓子不似其他地区的馓子那般根根粗壮,而是纤巧如丝,黄亮如金,一斤就能称上一大袋,而且吃起来不油不腻,香酥可口。炸馓子过程复杂讲究,一般由三个人来操作。第一个人从油盆中将泡过的面条捋细并缠在手臂上,绕十圈左右;第二个人双手持长筷将缠好的面条插入,挑起两端再抻长,放到油锅里,先入油烫一下,立即两只筷子翻过,盘成绞丝的长方形,再在油中炸,成型后抽出筷子。这期间另一人不断将馓子翻动,炸熟捞出;第三个人则要负责看火,以掌握炸馓子的火候。馓子炸好后,被轻轻叠放到大簸箩里,以保持馓子的完整,不折断碰散。真正的好馓子,脆酥能保持三五天,如果跌落在地则碎不可拾。紧接着,志愿者们寻找市民,邀请市民旋转运河美食转盘,志愿者为其介绍美食和美食背后的故事。志愿者们诙谐、新奇的讲解方式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群众纷纷表示聊城的独特悠久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怀造就了不一样的特色美食,将在生活中保护和宣扬运河美食文化。

  一河一街一天地,美滋美味美食香。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有利于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激励大学生弘扬运河美食文化,而且有利于增强全社会对运河美食文化的重视度,不断激发运河美食文化的生机活力,进而推动运河美食文化健康持续发展。

(审核员 巨国运)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