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董楷文 和稀如 发布日期:2022-01-30
保护历史建筑,守望精神家园。为向广大人民普及聊城古建筑的历史知识,让人们感受古建筑之美,激发人们对古建筑的热爱,1月29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人民公园举办“探访历史长廊,寻古建筑之美”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利用自制的展板和古建筑模型,结合聊城特色古建筑地标,以宣讲的方式向群众讲解聊城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志愿者讲到,聊城的标志性古建筑光岳楼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六百多年来,它屹立于聊城古城中央,见证着聊城的历史和沧桑。相传,光岳楼的前身为明朝官员陈傭为了抵抗元朝残余部队的侵袭修建的一座钟鼓楼,巍峨壮丽,气势非凡,为鲁西一大名胜。此外,众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曾在路过聊城时登楼抒怀,他们所题写的匾额和楹联在光岳楼随处可见。而明代以来的诗人才子在此留下的诗词赋文也数不胜数。这使光岳楼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志愿者生动细致地讲解,获得群众的认同与赞赏。随后,为进一步激发群众对古建筑的兴趣,志愿者为群众播放介绍聊城古建筑的纪录片,通过具体的影像让群众真实地感受到古建筑的艺术之美以及文化之美。活动最后,志愿者呼吁群众保护古建筑,群众积极响应,并表示保护古建筑,传承古建筑的历史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当地古建筑的了解,帮助人们认识到古建筑中蕴含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增强人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而且有利于让人们意识到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进而推动现代建筑的发展与创新。
(审核员 巨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