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吴志钰 发布日期:2022-01-31
传古朴工艺,领匠心之韵。为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实践能力,使民众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社会氛围,1月30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人民公园举办“传承传统工艺,弘扬民俗魅力”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依托利用展板,以宣讲的方式向群众讲述传统工艺的魅力以及当今时代弘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志愿者讲解到,传统手工艺是我国各族人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在生产生活中积淀起来的习俗、信仰、文化。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手工艺也在夹缝中艰难的生长。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大量青年人离开乡土进入城镇就业或城镇青年人异地就业,各个民族的传统手工艺普遍面临传承困难问题。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符号,是历史长河里生产生活的印记。随后,志愿者们利用粘土手工作品,引导群众感受民俗文化不竭的生命力。相对于工业时代机械化的复制,手工业的民俗产品存在着更多的文化与艺术的附加值。群众把玩志愿者做的布老虎粘土模型,倾听志愿者们讲述布老虎的历史渊源,对传统民俗文化有了更深的印象。活动最后,志愿者呼吁群众一同传承传统民俗的知识,珍惜传统手工工艺。群众纷纷表示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和成果,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东方文明的代表。现在学习,一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而是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中国智慧。我们要继续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教育形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统工艺的继承作出努力。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志愿者们提高交流沟通能力,增强责任感与弘扬传统民俗的使命感;而且有利于群众感受传统民俗文化带来的温暖与魅力,宣传传统民俗的知识,使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提高,形成人人热爱传统民俗的良好社会风尚。
(审核员 巨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