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董楷文 发布日期:2022-02-13
张灯结彩迎新年,齐心协力谱新篇。为唤醒广大群众关于新年的记忆,提高群众保护春节文化的意识,使群众获得对传统春节文化更好的理解,2月12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人民公园举办“守护春节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利用主题展板向群众科普春节的起源与发展,并结合手工制作的道具宣传春节的相关习俗。志愿者讲到,春节的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节起源于上古时代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来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驱邪攘灾、纳福祈年。这反映了古人崇拜自然、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在春节的传承发展中也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例如:扫尘、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游神、押舟、庙会、游锣鼓、上灯酒、赏花灯等。志愿者耐心详细地讲解,获得群众的认同与赞赏。随后,为加深群众对于春节文化的理解,志愿者开展春节知识问答活动,在志愿者的鼓励下,群众踊跃参与、积极答题,现场的氛围变得热闹起来。活动最后,志愿者就春节文化传承现状与群众进行交流,面对国外一些国家“偷文化”、“新年去中国化”的行为,共同讨论我们这一代人如何守护和传承有千年历史的新年传统文化。志愿者与群众总结出,在深入挖掘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通过现代的媒体技术创新传承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时代旋律,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自发地投身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让新年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有效地普及了春节文化知识,让群众了解到新年文化的传承现状,而且增强了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社会更加注重新年传统以及新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让这个新年的“年味”变得更浓。
(审核员 巨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