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吴志钰 发布日期:2022-02-15
鼓震锣鸣传经典,龙腾狮跃展雄风。为促进大学生深入了解舞龙舞狮的中华传统文化,普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增进当地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2月13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人民公园举办“舞狮舞龙趣味多,欢欢喜喜迎大年”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依托手工制作的舞狮舞龙模型,以宣讲的方式向群众介绍舞狮舞龙的起源。舞狮其实有南北之分,相传,古代佛山有一只独角怪兽,常常夜出糟蹋农作物,残害牲畜,弄得鸡犬不宁。众人商议后,决定以假弄真:用竹蔑、彩纸、彩布制成狮子,当怪兽出现时,锣鼓齐鸣,群狮向怪兽冲去,吓跑了怪兽。最终舞狮作为一种传统保留了下来,并传遍五湖四海。龙是让百姓敬畏的,自然灾害都看作是它在作祟。因此,龙的祭祀也源远流长,舞龙就成了祭祀龙王最关键的部分。通过志愿者生动的描述,原本平淡的故事变得鲜活起来。随后,志愿者们借助展板,与群众共同探讨舞狮舞龙传统习俗的文化意义。志愿者讲解道,舞龙代表了一种对险恶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崇拜,这是一种中国老百姓的生命态度,要敬畏自然才能得到大自然的照顾和宽恕,中国文化中并不崇拜人格神祗,而是崇拜自然和祖先,而舞狮也是同样。在今天,舞狮不仅仅是一种表演,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群众纷纷表示赞同。活动最后,志愿者呼吁群众一同努力将这份传统传承下去。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有利于锻炼大学生志愿者的沟通交流能力,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有利于促进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深层次的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加深广大人民对舞龙舞狮这一传统民间习俗的理解,在社会上营造出了解舞狮舞龙的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良好氛围。
(审核员 巨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