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生科】举办“探访村落背后的历史 感受新农村建设成就”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朱文一 田光阳   发布日期:2022-02-20

 

  为使大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发挥,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让大学生感受新农村建设成就,见证中国新农村发展历程,2月18日,生命科学学院“探访村落背后的历史,感受新农村建设成就”服务队于山东省淄博市柳杭村和太平村举办“探访村落背后的历史,感受新农村建设成就”活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在吸收先前的活动经验后,志愿者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当式,结合网络所查阅的资料,对村民进行随机街访得知,柳杭村地处齐国腹地,南平山脚下,元建肇始,立村名曰柳杭,在此后的600余年里,村庄发展缓慢,民房建筑大多为土坯麦秸房,只有几户人家有砖镶门窗。新中国建立后,村内公共设施及村民居住条件逐步改善,先后建成办公室、卫生室等,经过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后村庄建设步伐加快,村庄面貌有较大改变,村落内现建有游泳池、公园等娱乐设施,门禁系统的设立使得村民安全得到保障。穿越时空隧道,寄情柳杭沃土。柳杭已成为全省文明村落榜样。太平村位于黑铁山脚下,是抗日武装起义发生地之一,村民告诉志愿者先前村里道路崎岖,交通十分不便利,近年来在旅游业的发展下,黑铁山已成为省级名胜景区,现修建有“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壁”、“黑铁山烈士坊”等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每年清明、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群众都纷纷涌到墓前缅怀先烈,每年参观人数在十万人以上,因此太平村经济得到发展,村民住上了平房,村里修上了平坦的水泥路。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提高了村民对自己村落文化的传承意识,而且增强了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传播村落历史文化,感受新农村建设成就。

  (审核 李岩)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