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董楷文 发布日期:2022-02-26
为深入当地社区,结合社区文化向居民普及民法知识,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增强大学生的服务意识,2月25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人民公园举办“深入了解社会,尽情展示风采”活动。
活动伊始,大学生志愿者利用手工制作的普法立体书吸引居民的注意力,并结合普法主题展板,向居民讲解中国民法的含义与发展历程。大学生志愿者讲到,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间及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被称为“日常生活的根本大法”。中国近代的民事立法始于清末,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中国的民法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本质,能有效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社会生产的经济效益。大学生志愿者生动细致地讲解,激发居民对法律知识的兴趣与思考。随后,大学生志愿者与居民就社区的日常生活展开深入交流,在与居民的交流中,大学生志愿者切身感受到,随着时代的进步、法律的完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担起时代责任,努力回报社会。活动最后,大学生志愿者主动帮助环卫人员打扫公园,清理绿化带内随意丢弃的垃圾,还向居民分发报纸,鼓励居民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社会时事,并将制作的普法立体书赠送给居民。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居民对于民法的认识,提高居民保护社区环境的意识,让居民认识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提高大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意识,而且有利于营造友好互助的社会氛围,共建和谐社会。
(审核员 巨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