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医学院 作者:全雨欣 张晨 发布日期:2022-07-11
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引导青年学生书写好“乡村振兴”时代篇章,助力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以及健康知识普及,6月30日至7月2日,聊城大学医学院“医”路有你青春行爱心医疗服务队全体成员携手聊城市人民医院医生,一同来到聊城市东昌府区韩集镇韩集新村,结合专业特色,运用所学,开展爱心义诊、宣讲调研、免费制作义齿等一系列帮扶活动。
6月30日,一切准备就绪,服务队前往聊城市东昌府区韩集镇韩集新村。服务队指导医生为前来就诊的村民详细检查牙齿问题,并给出治疗建议和方案。同时,筛选出严重缺牙或无牙颌的村民并为其进行印模、灌模、标记与确认等义齿的初步制作。服务队成员为村民讲解急救健康知识和技能,对于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对维护牙齿健康存在的认知错误,志愿者采取一对一解答的方式,将有关维护牙齿的知识普及于群众。
与此同时,部分志愿者成立调研小分队,以村委会为宣传“中心地”向外延伸,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实时解答等方式更好地掌握村民的牙齿状况,口腔保健知识以及急救健康知识的了解度。志愿者用朴实的语言,与村民亲切沟通交流,将口腔健康和护理知识普及到户。本次调研涉及范围更广,受众人群更多,为后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的实际依据。
7月1日一早,服务队前往聊城市人民医院口腔修复实验室,在魏宁老师及市医院众多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服务队成员开始了紧张的义齿制作。为遵循口腔解剖规律和特点,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了蜡型修整,力求获得一副满足功能、美观舒适的全口义齿。最后,进行装盒去蜡,涂布分离剂并填胶,通过热处理去除石膏部分,取出后进行打磨和抛光,修整牙龈形态、检查咬合等精细化流程,以确保义齿形态美观,符合解剖要求后完成义齿制作。
7月2日上午,服务队全体成员再次回到韩集镇韩集新村,配合医生将爱心义齿为老人们一一佩戴。服务队成员准备好医生所需物品并招呼陆续到来的老人。医生们仔细核对、耐心调整、不断试戴,用熟练的操作、轻柔的手法力求为老人们带来最舒适的佩戴体验。义齿调整配戴完成后,老人们进行了硬物咬合测试,于此同时,医生指导老人们进行义齿自主取戴以及注意事项。最后,老人们开心的举起专属于自己的爱心义齿,志愿者将此刻老人们孩童般快乐的笑容永久定格。
为时三天的社会实践在老人们爽朗的笑声里落下了帷幕。满载着成长地收获,心怀感动的喜悦,“医”路有你青春行爱心医疗服务队不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实践结束后,服务队成员表示:一看到这些老人们,我就想起了家里的爷爷奶奶。我希望他们都能健康常在、笑口常开,在老年时期也能把肉骨头啃得倍儿香,这也是我们服务队所有成员的愿望。
利用假期投身乡村振兴,学以致用助力健康中国。在本此志愿活动中,服务队认识到实践对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凝聚青春力量,不负肩上使命担当,志愿者们一致表示将持续推进对基层人民的医疗服务,不断提高村民幸福感,持续为乡村振兴助力。
(审核:白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