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法学】法学院举办“解非遗知识产权之惑 扬中华民族传承之魂”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法学院   作者:路欣苒   发布日期:2022-07-16

  

  7月14日,法学院志愿者走进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古城举办以“解非遗知识产权之惑,扬中华民族传承之魂”为主题的活动,传承经典文明,弘扬非遗文化。

  活动过程中,志愿者走进东昌毛笔门店参观学习,初步了解东昌毛笔的历史渊源与现代文化价值,并现场观摩东昌毛笔的制作过程,体验采毛、疏毛、湿理、剃锋等七十二道毛笔制作工序,感受东昌毛笔“含墨量多而不滴,行笔流畅而不滞”的特点。同时,志愿者与东昌毛笔传承人围绕“东昌毛笔的商标注册”等问题展开讨论,志愿者表示,知识产权的制度功能与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定位对保护非遗的核心价值具有重要意义,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智力文化结晶。针对“后继无人、难以复制、市场化程度较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境,志愿者王仪琳认为,传承人应当以文化传播为宗旨,以工艺体验教学为手段,在尊重传统技艺的同时,为东昌毛笔的传承、发展注入新动力与新活力。

  “提按起卧任君意,如墨泼毫圆尖齐”,此次活动有利于传承人践行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有利于志愿者普及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知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其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与归属感。

  (审核 刘洁)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