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法学院 作者:郑嫚嫚 发布日期:2022-07-26
7月24日,法学院“法伴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走进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万户水寨举办以“走进万户水寨,寻访国家非遗”为主题的活动,了解传统工艺,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次活动立足万户水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围绕染布、马尾绣等传统技艺了解当地文化,推动非遗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在活动过程中,志愿服务队在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观摩当地手艺人染布,了解染布的发展历史及制作方法。同时,志愿服务队拜访马尾绣传承人,马尾绣作为水族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一种现存最古老而又最具有生命力的原始艺术,在与传承人的交流中,志愿者深入了解到机绣与人工制作在细节上的区别,真切感受到手工制作的独特魅力与优势,志愿者发现马尾绣不断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现已融合现代理念,创新性应用于时尚单品,具有独特的价值,并采用新型生产模式即“公司+基地+合作社”的结构,实现马尾绣“展产销”一体化。志愿者杨雪雪表示,作为青年志愿者,应当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掘传统工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本次活动不仅有利于了解万户水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进一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促进非遗的活性传承与创新发展。
(审核 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