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历史】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探寻木版年画 追寻非遗记忆”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祝豪泽 于昕禾   发布日期:2022-08-09

  四合院中桃影壁,百年刻板韵灵藏。为展现中国传统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提高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进民间文艺事业的传承发展,8月7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人民公园举办“探寻木版年画,追寻非遗记忆”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以通过引用古典文献、展示相关图片,详尽地讲述了东昌府木版年画的起源和发展,其中包括门神文化的历史渊源。志愿者谈到,东昌府木版年画起源于明代,民国时期达到鼎盛。东昌府木版年画将年画与门神画融为一体,兼具审美欣赏和驱邪祈福的功能。它取材广泛,既有现实生活、历史人物、戏曲故事和神话传说的内容,又有围绕福、禄、寿、喜等祥瑞主题的表现。在讲解时,志愿者鼓励群众畅所欲言。群众纷纷地询问关于木版年画的问题。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志愿者强调,使木版年画保持生机活力的重点在于创新,将民俗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在继承中创新发展,进一步推动木版年画的可持续发展。活动最后,志愿者带领群众动手实践,从木版的选材、雕刻的手法等方面进行示范讲解,让群众在动手中感受木版年画的魅力。

  画中有戏,百看不腻。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有利于群众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而且有利于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审核员 巨国运)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