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历史】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品山东梆子 护齐鲁风采”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祝豪泽   发布日期:2022-08-09

  三千龙吟凤鸣,七百珠声玉翠。为增强群众对梆子文化的认识,促使群众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道德精髓、现代价值和传承理念,保护和传承山东梆子文化,8月7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人民公园举办“品山东梆子,护齐鲁风采”活动。

  志愿者们经过走访问卷等方式调查发现,山东梆子虽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目前状况却不容乐观。志愿者首先利用特色展板向群众介绍山东梆子,志愿者讲到山东古朴淡定,却成就了无与伦比的梆子。山东梆子是一个优秀的传统剧种,她诞生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时至今日,山东梆子依然保留不少优秀脍炙人口的剧目。据有关单位统计山东省境内约有专业剧团9个,主要分布在菏泽,济宁,泰安三个地区。志愿者以详细的语言介绍了山东梆子的具体表演形式,激发了群众对梆子文化的向往之情,也极大地增强了群众对山东梆子的兴趣与了解。随后,志愿者们表演山东梆子的经典剧目《原谷劝父》。讲述了十五岁的少年原谷运用自己的智慧使不孝的父亲幡然悔悟的故事。志愿者们以经典的唱、念、做、打以及诙谐幽默的表演为群众上演了一场独具特色的戏曲演出,在精彩的表演中切实坚定群众传承非遗文化的信心。

  高楼门下亭台起,曲舞翩翩入人心。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有利于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审美意识与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有利于促使群众接棒发展山东梆子,赋予传统文化全新的时代活力。(审核员 巨国运)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