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计算机】计算机学院"延安情·中国梦"实践服务队纪实(四)——访先辈足迹,探红色印记

来源: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马立达 苗力月 高宇   发布日期:2022-08-15

  为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内容,促进青年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增长才干,8月12日,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延安情·中国梦”实践服务队积极参与第四天的研学活动,学习并寻访辉煌中的延安十三年。

  晨曦初露放霞光,实践队员晨练忙。延安教育基地组织同学们进行晨练。在这场自律的考验中,实践队员们不负韶华、积极参加,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尽力地舒展着身体,努力将每一个动作做到位。随着带队同学一声声下达的口令,同学们立即做出相对应的动作,队员们躬身践行了“丰收靠勤练,身强靠锻炼”。讲好延安故事,弘扬延安精神。中共延安市委党校机关党委书记冯云星为实践团队讲解《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是指从1935年中共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到1948年中共中央东渡黄河、离开陕北进入华北为止。十三年里,中共中央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指导了全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锻造成熟了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冯云星从五个部分为同学们深情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走向胜利的辉煌的时期。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战争年代的艰苦和当今和平的来之不易,都发自肺腑的感激和敬佩革命烈士做出的牺牲,纷纷表示要将这份红色精神传承下去。

  建团百年,百年岁月沧桑,百年风雨兼程,百年风华正茂。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队员对红色精神有更深入的了解,延安精神作为一种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是贯穿于党的理论与思想中的精神气质。重顾延安岁月,延续圣地千秋,我们一直在路上!

  (审核 李佳雯)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