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吴志钰 于昕禾 发布日期:2022-08-27
品味鲁系名菜,关注家乡文化。为提高群众对中华传统特色美食的了解,认识和熟悉家乡美食文化,提高大学生志愿者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社会形成重视中华传统美食继承的良好风气,发扬中国传统美食文化,8月25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人民公园举办“中华美食在民间,鲁系名菜更见长”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利用展板,以宣讲的方式帮助群众详细了解鲁菜的制作工艺和发展历史。志愿者讲解道,鲁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首,讲究刀工,是最有历史底蕴的宫廷菜。糖醋鲤鱼、葱烧海参、九转大肠等特色美食都是传统的鲁系菜品。随后,志愿者与群众交流有关经典鲁菜的做法、分类以及背后的文化。鲁菜自成一体,就当然有他自身的因素。因其本就物产极丰,再加上后来的历史文化因素,这就导致了鲁菜分为五个流派。其中的三大流派是济南菜,福山菜,和胶州菜。另外由于历史原因多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孔府菜。以及靠着运河文化和物流兴起来的鲁西南菜系,都颇受北方地区人民的青睐。群众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紧接着,志愿者与群众对当前鲁菜日渐衰落的现状展开探讨,不少群众认为现在四大菜系之首的鲁菜越来越受到忽视,鲁菜确实比较受限于食材和地域,并没有在全国内大范围传播。由于风味和传承问题,以及一些复杂手法的失传,很多菜肴也慢慢消失了。大家对此表示十分遗憾。活动最后,志愿者呼吁大家共同致力于鲁系名菜的继承与开发,让当地美食继续发扬光大,再创新篇。
千年美味今犹在,薪火中华入鼎汤。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有利于锻炼大学生志愿者与不同年龄阶层的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对传统鲁系名菜的认识和关注程度;而且有利于加强群众对我国传统食品鲁菜的了解,增强中华传统美食的影响,在社会上营造一种积极的氛围,提高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关注本国的传统特色美食。
(审核员 巨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