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历史】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宫灯夜明昙华盛 传统技艺正当时”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吴志钰 于昕禾   发布日期:2022-08-29

  弘扬传统文化,感受宫灯魅力。为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宫灯的传统类型和制作方式,掌握群众对宫灯艺术的认识程度,带动群众发现宫灯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技艺的魅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技艺。8月28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济宁市泗水县壹基金金华儿童服务站举办“宫灯夜明昙华盛,传统技艺正当时”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借助手抄报,以宣讲的方式带小朋友们初步认识宫灯。志愿者讲解道,宫灯由木雕灯架、灯衣、蜡台、挂钩和彩穗组成,以六角双层最多,其次是八角形、花篮形等。宫灯作为我国手工业制作的特种工艺品,很早便在世界上享有盛名。随后,志愿者们借助手工宫灯模型,向小朋友们介绍宫灯的历史。宫灯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东阳木雕纱灯历史悠久,盛行于唐代,明清时期有很大发展。宫灯的灯衣的发展变化也十分丰富,由开始的纱质衣发展为用蔑簧丝或料丝编织、彩珠编织,后又用绘画玻璃片组装。小朋友们仔细地观察着宫灯的模型,在志愿者的描述中对宫灯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紧接着,志愿者指出,当前许多影视作品中中出现了“以倭代华”的现象,以日式灯笼代替中式灯笼,值得大家引起注意,小朋友们纷纷表示会主动发现,积极学习,让宫灯艺术长足发展。活动最后,大学生志愿者们向小朋友们介绍宫灯上剪纸及绘图的意义,并积极和孩子们探讨他们心中想制作的宫灯的样子。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一针一线展美好,一丝一绸现辉煌。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志愿者的沟通交流能力,引导大学生志愿者深刻了解宫灯,增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而且有利于增进孩子们中国传统宫灯的了解,进一步传递中华民族精神,纠正某些“以倭代华”的不良现象,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审核员 巨国运)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