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历史】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红色信仰永相传 争做小小护旗手”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吴志钰 于昕禾   发布日期:2022-08-29

  青春激扬爱国情,汗水共筑护旗梦。为了更好的宣传国旗保护,帮助孩子们了解国旗诞生的故事,深刻体会国旗的内涵与象征意义,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8月28日,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志愿者于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壹基金金华儿童服务站举办“红色信仰永相传,争做小小护旗手”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通过升旗仪式模型和绘制的手抄报,向孩子们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征求国旗设计稿的过程以及五星红旗如何最终被选定为国旗的故事。随着《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陆续在各大报纸上刊出,群众反响极其热烈。毛主席指出,五星红旗可以表现出革命人民的大团结,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团结和革命始终是我们发展的主线。最终五星红旗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决议,被定为国旗图样。小朋友们认真聆听着志愿者的生动讲解,兴奋与喜悦在孩子们的心头传递。随后,志愿者向小朋友们介绍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感知五面旗帜之间的关系,激发小朋友们对“共和国旗帜”的情感。志愿者讲解道:五星红旗其中红色象征革命,黄色则有象征中国人为黄种人之意。五星之中,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四颗小星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拥护。小朋友们频频点头,若有所思。紧接着,大学生志愿者们和孩子们一起交流怎么做一名“小小护旗手”。红色基因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一代代传下去,必须增强少年儿童对伟大祖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最后,志愿者和孩子们借助升旗模型,亲身体验了小小护旗手的工作,孩子们纷纷表示会爱护国旗,争当五星红旗的护旗手。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我们自当感谢先辈的坚守与付出,我们必将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捍卫国旗尊严,维护国家形象。本次活动的举办,不仅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志愿者深刻体会国旗的内涵与信仰,培养孩子们尊敬和爱护国旗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且有利于推动爱国主义精神在少年儿童心中扎根,将爱护国旗形成一种习惯、一种情怀、一种信仰,在社会上营造爱护国旗的良好氛围。

  (审核员 巨国运)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