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历史】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学毛笔制作 传非遗文化”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王元君   发布日期:2022-07-20

  

  东昌毛笔以其“选料精良,做工精细,锋长杆硬,刚柔相济”,在文化长河中光耀数百年。7月19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水上古城举办“学毛笔制作,传非遗文化”活动,以传播与毛笔有关的知识,弘扬传统文化。

  沿着古城的石板路,推开载着历史的大门,志愿者们首先到达位于古城的毛笔制作室,制作室内,制作毛笔的师傅向志愿者们详细讲解毛笔的制作过程。他们讲到,毛笔的制作需经过选料、书写、顿押、卷头、装头等工序,概括起来则俗称“水盆”和“干活”两大工序,一只好的毛笔对每一道工序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参观结束后,志愿者们汇总所学知识,制作展板、手抄报,并在水上古城向市民宣传东昌毛笔的工艺特点、发展历史、制作方法等相关知识。志愿者们讲到,东昌毛笔是由浙江湖笔经运河传播而来,至今已延续六百多年。明代中叶至清代道光年间,是聊城东昌毛笔制作业的兴隆时期,从业者千余人,创造出“东昌作坊,书笔两行”的百年繁荣。讲解过后,志愿者为市民展示制作好的东昌毛笔,使市民更直观的感受到东昌毛笔的魅力。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有利于让志愿者学习到东昌毛笔的制作过程,体会到毛笔的文化价值,而且有助于市民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市民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和重视感。(审核 辛超)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