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朱文一 发布日期:2022-07-24
为提高村民对自己村落文化的传承意识,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传播村落历史文化,感受新农村建设成就,7月24日,生命科学学院“探访村落背后的历史,感受新农村建设成就”服务队于山东省菏泽市唐廉庄村和辽宁省锦州市景家堡村举办“探访村落背后的历史,感受新农村建设成就”活动。
到达所要探访的村落后,志愿者在村内的主要交通干道上对村民进行随机街访,通过与村民的交流志愿者了解到,自宜村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景家堡村按照“巩固成果、完善提高、争创示范”方针,不断深入开展宜居乡村建设工作,并配置了篮球架等健身器材,安装路灯50盏,配备环卫车3辆,建垃圾点20多个,为村落环境整治和村民业余生活提供了基础保障。景家堡村与锦州市图书馆合作成立了农村书屋,还建设2000多平方米文化墙,丰富村民文化知识,营造村内文明氛围。景家堡村在原有苹果园内建设方塘、库房、禽舍,并实行生态养殖。为提高村民和村集体收入,村里又新建60亩果园,栽植山楂树1580棵,建设十栋高效大棚,在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的同时也为全村脱贫攻坚提供产业支撑。唐廉庄村种有向日葵,远远望去一片向日葵花海,因而唐廉庄村又被称为“向日葵村”。曾经的唐廉庄村自然条件较差,种植受自然条件限制,农业生产规模不大。为此,该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全体村民,积极建立大棚种植技术 ,努力改善生产方式,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市场经济的影响,该村种植向日葵、葡萄、林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的面积逐年增加。其中向日葵种植业发展较快,村民可直接卖给供应商瓜子种子,也可在工厂榨油进行买卖。该村鼓励村民种植,建立了精神文明富豪榜,设立积分制,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有效提高了村民劳动积极性。当志愿者询问有关向日葵种植受季节影响的问题时,村民告诉志愿者,秋冬季为向日葵种植停滞期,村民收入减少,秋冬季土地也大量荒废。对此,志愿者向当地负责人提出秋冬季节积极种植耐寒抗冻的经济作物,减少土地荒废,将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增加秋冬季节农民的收入的合理建议并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使大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发挥,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而且让更多人深入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见证中国新农村发展历程。
(审核 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