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王晓婉 发布日期:2022-07-22
蝉鸣声声唱夏苦,行人避暑寻绿荫。为了解群众对自然教育的认识程度,向市民介绍夏日的绿草和鲜花,增加市民对自然教育知识的了解,7月22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人民公园举办“夏日绿荫长,夏景我来寻”活动。
志愿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自然教育的目的、发展、教育形式等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并绘制出有关自然教育的展板。志愿者走进人民公园,利用夏日周围的景物,依托自然教育宣传展板,向市民普及自然教育的有关知识。为消除市民对“夏令营即自然教育”的滤镜,帮助市民更好地选择合适儿童的自然教育课程,志愿者向市民列举出几个夏令营的弊端,如过于严格的管理容易对儿童造成心理阴影、儿童在走马观花式的研学旅行中无法学到知识等。志愿者进一步向市民推荐游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和流水学习法三种教育方法,帮助市民更好更方便地进行自然教育。同时,志愿者结合活动准备阶段搜集的资料,从我国自然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市民介绍一些亲子游玩的好去处以及儿童接受自然教育的好形式。在志愿者讲解后,市民纷纷感到受益匪浅,并表示在将来会多多带子女前往自然大课堂,让子女学到更多自然知识。
清风伴蝉鸣,湖山夏令新。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有利于增加市民对身边绿植的了解,认识到自然教育的意义,而且有利于推动自然教育向社会的传播,进一步增加自然教育的覆盖面,提高自然教育的普及度,让更多的儿童接触自然教育、接受自然教育、喜爱自然教育。(审核 巨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