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赵宁 发布日期:2022-07-13
为增强民众的动植物疫情防控意识,提高法治观念,7月13日,生命科学学院“普生物,共成长”教育关爱服务队于山东省青岛市举办了“守国门生物安全,防外来物种入侵”社会实践活动。
一些外来有害物种能够进入我国并且大范围流传,与人们生物安全意识淡薄、缺乏生物入侵观念、盲目引进物种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全社会进行有关生物入侵、生物安全、生态保护等方面知识的宣传迫在眉睫。活动前期,志愿者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为活动的开展做好充足的准备。志愿者在各自的社区为民众讲解《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生物安全法》的制定过程和主要内容。随后,志愿者通过图片向群众展示了松林被松材线虫感染后枯死的状态,使人们直观了解到物种入侵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危害。志愿者结合相关案例为民众科普常见的外来入侵物种如红火蚁、福寿螺、加拿大一枝花等生物的特征以及它们带来的危害,进一步强化群众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认识。同时,志愿者结合时事,向民众科普福寿螺的生殖过程以及福寿螺入侵所带来的危害和防治方式,福寿螺严重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食用未经高温加工的福寿螺,易感染寄生虫,危害人体健康。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提高了人们对外来有害物种的认识,同时,向人们宣传普及了动植物检疫及生物安全知识,使同学们进一步理解生物安全的重要意义,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
(审核 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