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生科】举办“协助村民劳作 体会劳动艰辛”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朱文一   发布日期:2022-07-30

 

  为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增长大学生劳动经验,体会劳作的艰辛,7月30日,生命科学学院“探访村落背后的历史,感受新农村建设成就”服务队于山东省聊城市陈官营北村和淄博市古窑村举办“协助村民劳作,体会劳动艰辛”活动。

  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也是人类适应自然的活动和改造的独特方式,自古以来我国就不缺少辛勤耕耘之人,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作的艰辛滋味不难想象。经过志愿者集体讨论,最终决定本次活动以同村民一起劳作,体会劳作过程的艰辛为主要目的。志愿者再次来到陈官营村和古窑村,村民见到志愿者十分热情,脸上露出喜悦的神色。志愿者向村民见到介绍活动目的后,村民十分感谢并表示会积极配合活动。在村民的带领下,志愿者来到了村里的田地,放眼望去,田地里一片葱绿,玉米苗生机勃勃,不远处还有三两村民在为作物除草施肥。村民告诉志愿者今年作物长势喜人,但降水多且集中,导致田地里积了雨水无法下渗,加上高温天气,许多作物已经被涝死。村民建议志愿者先从除草做起并传授除草经验,除草时可以借助工具从根部将草从土里挖出,也可直接用手拔出。认真听完村民的劳动经验后,志愿者在村民的指导下开始开展除草工作,志愿者时不时地抬起手臂,用袖子抚去脸上的汗水,接着又继续弯下腰,抓住杂草根部,用力一带,杂草已经稳稳地抓在手里。经过一个小时的劳动,一小片田地就在村民和志愿者的合作下清理干净了。村民向志愿者说道,像这样顶着烈日炎炎的劳作对于每位村民来说都是家常便饭,这就是种田生活。志愿者表示自己仅仅连续劳作一个小时便已腰酸背痛,村民劳作更是艰辛,劳动固然辛苦,但新时代离不开劳动精神,新征程离不开劳动精神,社会离不开劳动精神。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切实帮助了村民劳作,一定程度上为村民减轻了负担,而且提高了大学生吃苦耐劳的能力和生活能力,掌握了一门劳动技巧,让大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劳动过程的艰辛和劳动人民的辛苦。

  (审核 李岩)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