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徐琳娜 赵安娜 发布日期:2023-02-20
为增加人们对含硫致嗅物质的认识同时减轻含硫致嗅物质对人类社会发展及人体的危害,1月1日,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降解含硫致嗅物质”社会调查队于山东省聊城市举办了“含硫致嗅物质的降解”调研活动。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日益增大,但管道设施配备落后,导致大量有机污染物排入河流,进而引起严重的海水富营养化。本次调研活动采取线下访问及科研研究的形式,调查表明,居民、工厂乃至政府对于含硫致嗅物质的降解都不予以过多关注,因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研究发现,浒苔等藻类植物大量的生长繁殖、生长代谢甚至死亡腐烂都会致使大量致嗅有机硫化物产生,而多硫化物为含硫致嗅物氧化为硫代硫酸盐的重要中间物。在科研人员不断的实验中,想出了检测海洋细菌胞内多硫化物含量的方法,通过研究海洋细菌胞内多硫化物的转化代谢过程,找到其生长规律,方便后期采用基因工程技术为水体恶臭问题提供一种高效温和的绿色生物降解方法,同时也向当地居民、工厂、政府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不仅让调查人员发现降解含硫致嗅物质实验全过程的可行性、合理性,为今后下一步的实验打下基础,更让人们对含硫致嗅物质的降解有了初步了解,增强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审核 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