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王立媛 齐晓然 发布日期:2023-01-18
为提高聊城大学社会知名度,增强聊城大学社会影响力,传播聊城大学优良学风,1月17日,外国语学院犀言辩论社服务队于线上举办了“以诗为媒介,我为聊大代言”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前期,队员们准备以诗为媒介,向服务队成员所在地区的高中学校的学生们展现充满魅力的聊城大学。会议中,服务队成员通过创作的小诗讲述自己和聊城大学的故事,借诗传达出对聊城大学的深厚情感。如下文一诗:
古运河流过的地方,
聊城大学雄立在,
鲁西平原的中央,
风景这边独好,
运河古都,自然馈赠,
天秉地赋,人神相交。
一代代渴求者,
扎根鲁西,创建强校,
学术胜地,自持自强,
上下求索,无畏苍茫,
培育人才,为国栋梁。
敬业博学,承教于前辈,
求实创新,启迪于未来
学在聊大,奠基人生。
这首诗是学生由聊大建校历史为灵感创作而成。诗中第一段描写了聊城大学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江北水城,运河古都,描绘了聊城大学的幽美自然景色。第二段叙述了聊城大学建校历程,是一代代值得人铭记的探索者历经风雨创建了聊城大学。无数前辈培育人才,为聊城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诗最后三句传达了聊城大学的教育理念。敬业博学,求实创新,是一代代聊城大学学生的优秀品质。全诗一方面赞美聊城大学的幽美景色及默默无闻的教书育人者,另一方面蕴含着学生对聊城大学的喜爱之情。
会议期间,团队成员根据实际情况向参与此次会议的高中生们提出学习方法,传授学习经验,鼓励高中学生们要努力奋斗,逐梦而行。在即兴创作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纷纷踊跃参与,现场即兴作诗,尽情发挥创作力与想象力,充分展示自我。本次活动受到了高中学生们的一致好评,他们表示不仅对聊城大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领悟到了诗的魅力,还学到更多的学习方法及诗的创作技巧。
本次活动不仅展现了聊城大学的风采,提高了聊城大学社会知名度,宣扬了聊城大学学生的精神风貌,还增强了队员们的实践能力,帮助高中生们感受到诗的影响和魅力。
(审核 孙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