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郭梦洋 仇默涵 发布日期:2023-03-02
笔毫歌盛世,翰墨谱华章。毛笔艺术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为加深居民对毛笔文化的认识,了解非遗传承的重要性,2023年2月3日,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东营市社区举办“传承非遗文化,饱览毛笔艺术”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为群众讲解毛笔字的发展历程,带领群众观赏已制成的各种毛笔,学习怎样挑选制作毛笔所需的毛和笔杆。群众在打好了理论基础的情况下,由志愿者带领亲身体会毛笔的制作过程。毛发缕齐, 梳子梳理 ,剪刀裁剪 ,白乳胶固定……每一步都一丝不苟。学习完制作毛笔后,志愿者还引导群众尝试了“择笔”工序,从细节方面体会制作毛笔的精细,让毛笔在使用时可以保持毛端的圆滑不分叉。志愿者还向群众科普在画画、写小楷、写艺术字时分别用哪种毛笔,以及耐心地介绍不同的毛笔用哪种动物的毛发来制作,让群众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中华传统工艺的精巧神。活动最后,志愿者和群众们纷纷交换自己的毛笔作品,品味非遗魅力,并表示要共同传播家乡特色非遗文化遗产。
毛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而我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仅要我们来传承发展,优秀的文化值得每个人去学习。通过这次实践活动的顺利举办,切实让群众们感受到了毛笔艺术的魅力,加强群众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让中华传统文化又一次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审核员:巨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