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法学院 作者:郑嫚嫚 荆旭 发布日期:2023-03-02
2月28日,法学院志愿者前往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小康河旁相关街道,举办以“警惕新型诈骗,提高防范意识”为主题的活动,普及防范诈骗知识,维护群众财产安全。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例频发,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群众财产安全,对此,志愿者围绕讲解电信诈骗的欺诈手段、预防方法等展开活动,提高防范意识,减少财务损失。活动过程中,志愿者结合近期发生的典型诈骗案例,面对不同年龄段居民进行针对性讲解,提醒居民应注意中奖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网购诈骗等不同诈骗类型,强调居民应提高预防电信诈骗的能力,正确运用法律思维与法律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与居民的交流中,志愿者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诈骗罪的相关规定,对居民提出的“如何防范电信诈骗”问题作出解答,表示可以通过电话银行或网上银行冻结止付、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等方式维护权益。此外,志愿者李振欣呼吁居民了解诈骗特点,准确识别诈骗方式,时刻警惕电信诈骗,保障自身财产安全的同时主动进行电信诈骗宣传,共同抵制各类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活动。
此次活动让志愿者深入了解电信诈骗,有利于志愿者丰富实践经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增强居民的识骗、防骗、拒骗意识,营造全民反诈的良好氛围具有积极意义。
(审核 刘凤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