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郭梦洋 仇默涵 发布日期:2023-03-02
剪纸是我国传统艺术之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绽放着瑰丽光芒,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为了向群众普及剪纸的历史知识,从而让群众了解传统剪纸的深刻内涵,2023年1月5日,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烟台市蓬莱区北沟镇草店村举办“学习剪纸艺术,弘扬非遗文化”活动。
为了给剪纸活动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活动开始时,志愿者首先向群众讲解了一些中华民族的剪纸文化并展示了一些经典作品,并科普了一些花瓣、镂空等基本元素的技法。同时,志愿者为群众讲解剪纸文化的起源和流传,示范剪纸的基本技巧,剪刀一开一合,没几下子,方方正正的红纸就变成喜庆生动的糖葫芦,群众们纷纷折服于剪纸的魅力,惊叹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能活灵活现变幻出各类造型。“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群众听得认真,学得用心,对于志愿者讲解的阴刻、阳刻等手法活学活用。活动尾声,志愿者和群众纷纷交换自己的剪纸作品,认真探讨了剪纸这一非遗文化的重要性,并互相鼓励要共同投入非遗文化的保护。
剪纸作为民间美术的一个种类,根植于民间这一广袤肥沃的土壤之中,全面吸收民间民俗文化的营养,深刻地展现各地丰富的民间民俗信仰,与各地的风俗习惯更是息息相关。通过这次实践活动的顺利举办,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剪纸艺术的魅力,加深了群众对剪纸文化的认识,深刻了解到非遗传承的重要性,让非遗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审核员 巨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