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历史】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美味传承千年 非遗历久弥新”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郭梦洋 仇默涵   发布日期:2023-03-02

  民以食为天,饮食穷芳鲜。中华历史渊源流长,中华美食更是传承千年,历久弥新。为了让群众更好地了解中华美食,传承非遗文化,2023年1月4日,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山东省淄博市银都花园社区举办“美味传承千年,非遗历久弥新”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为群众详细讲解周村烧饼的特点及历史,据志愿者介绍,周村烧饼源于汉代,成于晚清,历经百年,现今由山东周村烧饼有限公司接过了传承的大业。2006年周村烧饼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08年“周村烧饼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饼出高门还第一,何如粔籹作人情。”历经百年传承,在科学技术大发展的今天仍然受到人们青睐。为让群众更好的了解周村烧饼,志愿者还借助周村烧饼博物馆大厅中展示的《烧饼赋》,进一步详述了周村烧饼的特点、声誉以及百年传承、发扬光大的历程,更让群众详细了解到周村烧饼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脉络。

  周村烧饼这一特色产品构成了淄博市居民的文化记忆,是淄博市的一张亮眼的名片,也是淄博市民关于家乡的记忆。保护周村烧饼的制作技艺也势在必行,志愿者力图通过对周村烧饼的科普、调研周村烧饼制作技艺的保护途径来为其他非遗的保护拓宽思路,加深群众对非遗传承地认识、重视和了解,一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审核员 巨国运)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