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吴志钰 发布日期:2023-03-01
巍巍国风,潮起东方。为提高大学生志愿者们的实践能力,丰富大学生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数字文物藏品的了解,加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营造传统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了解传统文化表达的新方式,让文化“活”起来,1月6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青岛市黄岛区泊里镇举办“数字有传承,久经亦不衰”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利用展板,以宣讲的方式向市民们讲述近几年数字文化藏品的兴起,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表达的新方式。志愿者讲解道,“数字藏品”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对东方美学的淋漓展现。小康社会的全新一代在精神上迫切寻求有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认同,中式美学将会空前繁荣并影响世界。群众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随后,志愿者向市民们讲述数字藏品的最新发展。《国家宝藏》节目在综艺领域开辟先河,掀起文博探索节目的热潮。从故宫博物馆的网红之路,数字化技术的“数字敦煌”计划以及令人震惊的高清巨幕《清明上河图》,数字化文化传递新形势在年轻群体中早已盛行,成为青年对话传统的方式,并不断扩展外延,活跃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紧接着,志愿者与群众对数字文物藏品展开探讨,不少群众表示数字科技已经渗透到文化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一个小男孩更是主动表示要从自身做起,主动了解数字藏品,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活动最后,志愿者总结到,硬实力增长带来的充足底气,让烙印着中国痕迹的数字藏品有了创新发展的机会,文化复苏和创新带来的数字化应用将进一步涉及并惠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国人将拥有更多渠道,感受文化自信,共铸文化之光。
致敬千年古文化,引领科技新风尚。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有利于锻炼大学生志愿者的交流沟通能力,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深群众对数字文化藏品知识的了解;而且有利于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引导更多的人加入到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工作中来,营造赓续传统文化,再续时代新篇的良好氛围。
(审核员 巨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