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王春燕 赵鑫悦 发布日期:2023-07-04
为进一步加深青少年对酸雨概念及其影响的认识和了解,加强绿色低碳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社会风气和人人了解、支持、参与低碳的良好氛围,7月3日,化学化工学院蓝丝带志愿服务队于聊城市潘屯村举办色素和油水模拟降雨实验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讲解酸雨的形成特点和其对农作物带来的危害。讲解完毕后,志愿者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食用油、塑料杯、色素、搅拌棒、清水等材料进行降雨的模拟实验,发现混和了食用色素的食用油会浮在水的上层,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色素会逐步沉入水中,在杯中形成彩色的颜料雨。志愿者向大家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及所用到的知识,并了提出应对酸雨、保护农作物的具体措施,鼓励他们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以此来降低酸雨对农业造成的影响。孩子们用心倾听,兴趣高涨,纷纷表示知道了酸雨带来的危害,今后一定会加强减碳减排意识,争做低碳环保生活的传播者、弘扬者、践行者。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向孩子们普及了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让他们对酸雨的形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而且提高了孩子们的绿色低碳生活意识,促进他们养成健康、节能、节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审核员 孙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