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汤硕 赵兴原 发布日期:2023-07-07
为帮助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铭记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悉心领悟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贯通历史与现实,奋进当下和未来,7月5日,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延安寻迹行,辉煌百年路”实践服务队前往凤凰山麓革命旧址、梁家河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重温初心使命,学习延安党史。
凤凰山麓观旧址,体悟军民鱼水情。上午,实践队员乘车前往凤凰山麓革命旧址进行参观。实践队员沿着毛主席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地方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窑洞中斑驳的桌椅、掉漆的搪瓷杯、老旧的照片,定格了那段峥嵘的革命岁月。讲解员用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生动鲜活的故事,让文物“开口说话”,让延安故事在新时代绽放光芒,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仰望院前高树参天,回看土窑肃然起敬,那个年代、那排窑洞,见证了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昭示着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实践队员认真聆听和回味每一个窑洞满载的红色故事,驻足学习每一张照片里记录着的老一辈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历史,深刻地感受革命先辈心怀国家的伟大胸襟。凤凰山麓革命旧址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共产党人对群众的牵挂。实践队员深受感动,更加坚定建功新时代的决心。
随后,实践队员来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通过参观抗大旧址中陈设的老物件、详细的图文资料,实践队员仿佛回到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时期,眼前浮现的是老一辈实业家、革命家在这里进行革命活动、播撒革命火种的感人事迹。振奋人心的抗大校歌、鲜艳夺目的抗大校旗,一本本历经沧桑的教材,一张张饱经风霜的照片,大量珍贵的实物和照片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紧张严肃、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团结又活泼地工作、学习、战斗的情况。参观过后,实践队员集体学唱抗大校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抗日者的先锋!”振奋心灵的歌词,慷慨激昂的曲调,充满了抗日救国的情怀与担当。实践队员全神贯注地放声高歌,整齐划一地拍响节奏,认真严谨地彼此纠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抗大校风。
踏访知青足迹,参观知青旧居。下午,实践队员前往梁家河,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经历中汲取奋进力量。通过实地参观与聆听讲解,实践队员真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扎根农村,与梁家河群众相濡以沫、苦干实干、锐意进取、共克时艰的奋斗历程和为民情怀。村子里,坝淤地、知青井、磨坊、沼气池,所到之处无不闪耀着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彰显出批评和自我批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高尚品格。实践队员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的远大抱负和伟大情怀,进一步理解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深刻内涵。在梁家河村史馆,实践队党员代表重温入党誓词,在铿锵的誓言中,检视初心、锤炼党性、牢记使命。
双脚踏上浸润了红色血脉的黄土,双眼回望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实践队员深刻领会到凝聚着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实践队员走在延安圣地,用脚步踏出青春足迹,用眼睛追溯革命历史,用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培养青年学生爱党爱国情怀,紧跟党的旗帜,响应时代号召,高扬理想风帆,努力成为有追求、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审核 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