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汤硕 赵兴原 谢晋标 万少儒 发布日期:2023-07-09
7月8日,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延安寻迹行,辉煌百年路”实践服务队前往枣园革命旧址、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了解老一辈国家领导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真切感受北京知青在陕北大地上抛洒青春的画面。
红旅峥嵘解新意,击鼓裁章忆旧缘。实践队员在枣园革命旧址,沿着小石路到达中共中央书记处礼堂,重温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大生产运动的艰苦画面,感受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喜悦之情。踏过领导人走过的路,参观领导人的朴素旧居,坐上伟大领袖休憩过的石凳,实践队员的思绪仿佛被带回到革命年代,又一次看到了先烈们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带领人民摆脱苦难走向胜利的身影。随后,实践队员来到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在红领巾讲解员的带领下,结合博物馆平实质朴的设计语言、相对成熟的高科技手段、综合的陈列展示方法,生动再现出当年2.8万余名北京知青同延安人民一起,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用青春汗水和聪明才智,战天斗地、改造山河,传播知识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历史,讴歌了他们为改变延安贫穷落后的面貌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实践队员纷纷表示,革命先贤已经离去,但他们未尽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还将星火相传,新时代青年依旧重任在肩。走进延安、走进革命圣地,让思想与视觉“邂逅”,沉浸式触摸历史,感受那一代人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为推动社会发展所付出的艰辛,以指导广大青年更理性地看待身边的形形色色,以更加昂扬的状态向美好生活奔赴。
传承基因,红心向党。此次参观学习的顺利进行,更加坚定实践队员延续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知青精神的决心,以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大格局为方向,将青春之我奉献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奉献在人民需要的地方,续写中华民族华丽新篇章。
(审核 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