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家乡遗迹”调研队开展“以青年之眼,观遗迹之花”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齐亚伟   发布日期:2023-07-11

  2023年7月1日至7日,聊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媒体运营中心“家乡遗迹”调研队于各自家乡开展“以青年之眼,观遗迹之花”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成员们采用实地考察与走访问询相结合的方式在自己家乡所在地开展调研。通过团队成员的亲身感受,分析家乡遗迹的保护现状与现实意义,帮助更多的青年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家乡遗迹。

  成员们兵分多路,分别前往宁津古建木雕、云峰山摩崖石刻、青州古城、岱庙和太白楼等国内知名建筑遗址开展调研,过对市民们的现场询问,成员们发现部分当地人对自己家乡的遗迹并不了解,甚至不知道遗迹的存在,这让成员们感到十分痛心,对此团队成员纷纷表示,今后要将家乡遗迹文化带出家乡,让更多的人了解与传播。

  在感叹遗迹宏伟风貌的同时,成员们发现每一处遗迹几乎都有人为破坏的痕迹,造成了很多不可逆转的伤害。通过与现场工作人员的咨询,成员们了解到如今人们遗迹保护意识十分薄弱,很容易对遗迹造成破坏。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成员们对人们破坏文化遗迹的行为进行劝导,向人们普及遗迹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对遗迹的保护与传播方式重视起来。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成员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并对家乡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传播,为家乡文化,家乡遗迹贡献青春力量。下一步,成员们将以实践记录家乡集体记忆,提炼地方文化符号,以青年之力,助力家乡发展。

  宁津古建木雕篇:

  简介:木雕博物馆是宁津德百杂技蟋蟀谷九大板块之一,是集学堂文化,祠堂文化,中堂文化于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民间收藏大观园,占地150亩,原为清代私家书院,分为集贤楼,集贤书院及五个大型展馆,展陈明清时期古建筑,屏风,木雕艺术精品。

  个人感悟:在参观了木雕博物馆之后,我深深地被它所吸引,惊叹于它每一个工艺细节,更是被其背后匠人的手艺所折服。不同于机雕,手工雕刻手法灵活,线条凹凸有致,整体画面立体饱满,每一处的线条,每一处的横切无不蕴含着匠人的情感。每一件木雕成品的静谧感,诠释着木雕匠人“择一事做一生”的执着。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木雕技术失传,希望我们青年一代,可以学习传承其技术,让手刻浮雕继续在历史的长河熠熠发光。(杨淑雅)

  云峰山摩崖石刻篇:

  简介:云峰山摩崖石刻,位于莱州市云峰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北魏刻石16处,北齐刻石1处,其中最珍贵的碑刻当属《郑文公碑》,系北魏光州刺史郑道昭所书,书法风格以自然美见长,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个人感悟:古石碑的保护工作是全社会心心念念的重大问题,这关乎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经过本次活动,我们了解了当地保护书法石碑的政策,深入发掘了当地保护历史遗迹的风土人情,深深感受到当地居民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同时,本次活动也增强了我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与自豪,我会将这次活动的收获结合到日常的行动中来,为中国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尽自己的一份力。(毛威皓)

  青州古城篇:

  简介:东阳城的北关古街区,南阳城的偶园历史文化街区、南门街区以及东关圩子城的昭德古街区。范仲淹、欧阳修、李清照等众多古代名宝及文人墨容都曾居住过这里。

  个人感悟:珍爱历史遗产,传承文化 历史遗迹承载着民族集体记忆和文化传承,需要得到珍视和保护。 通过参观和挖掘历史遗迹,能够认识到文化之美,让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的历史文化,让我们了解文化的灿烂,也可以将文化以文物的形式传递下去。(肖利伟)

  岱庙篇:

  简介:岱庙的主体建筑是天贶殿至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复建艮楼、巽楼、干楼、坤楼、钟楼、延禧门以及天贶殿两侧东西廊房等建筑,岱庙的历史格局得以逐步恢复重现。

  个人感悟:通过访谈我们知道了岱庙是历代帝王进行封禅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是影响全国的信仰,通过岱庙人们 可以追溯历史,重拾历史信仰。近几年,许多学校也推出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学生们为岱庙打扫卫生,还有赶会的多种形式,让更多人看到岱庙,领略中华传统文化。(张明辉)

  太白楼篇:

  简介:济宁是诗人寓家时间最久,活动时间最长、遗留诗文也较多的地方。李白初到济宁,即被济宁的风光所陶醉,挥笔写下了“壮观”二字,抒发了诗人内心对古城的挚爱。来到济宁的第三年,于县衙大厅上书写《任城县厅壁记》,此文不但详细记述了古任城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历史沿革,又用翔实的笔墨记叙了盛唐的济宁百姓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

  个人感悟:登上太白楼,一观古时建筑,墙壁上李白草书真迹映入眼帘,仿佛诗仙从未离去,仍在此饮酒赋诗。诗句透露着李白被贬流放后的壮志难酬,但仍怀着对生活的希望。诗仙如此,我们亦如此,即使身处黑暗也不能放弃对光的追求。作为新时代青年,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济宁太白楼应当被保护和传承。(王佳爽)

  汶上文庙篇:

  简介:汶上文庙始建于唐开元十三年,主体建筑包括戟门、大成殿、明伦堂、烈女祠、节孝祠等。景区内建有两个博物馆,一是孔子宰中都博物馆,展示了孔子宰中都的历史贡献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二是科举文化博物馆,介绍了科举制度的历史沿革和科举考试的程式,讲述了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励志故事。

  个人感悟:此次访问我发现文庙具有极高的文物研究价值,为研究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传播和文庙祭祀建筑的发展,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文庙还是封建社会政治、文化中心的象征。通过文庙的历史,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城市本身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轨迹,文庙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旅游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吴晓雨)

(审核人:郑永朝)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