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计算机】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延安寻迹行 辉煌百年路”实践服务队赴延安开展2023年全国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汤硕、万少儒、谢晋标、赵兴原   发布日期:2023-07-14

  为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富矿”,践行数字技术创新,赋能红色文旅发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了解延安精神和延安青年运动史,熟知党的延安时期对中国革命以及中国青年运动的重要意义,7月2日起,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延安寻迹行 辉煌百年路”实践服务队作为2023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追寻红色足迹 助力圣地发展”专项团队之一,在计算机学院团委书记张雪的带领下,走进延安革命圣地,开展为期10天的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社会实践与走访调研,紧密依托延安市丰富的红色资源,将所学所感所获融汇成微团课和智慧平台,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来传递历史的珍贵经验,让延安精神的光芒在新时代依旧熠熠生辉。

  7月2日晚,实践服务队参加2023年全国大学生延安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的项目预备会议。会议中,全国青少年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党支部书记尚延立足延安历史背景,介绍基地的基本信息和成立意义,呼吁学生要充分发挥实践意义,做到严谨务实、吃苦耐劳,以新鲜特色的活动形式为革命老区发展做贡献。计算机学院宗家宝担任团队主讲人,在项目汇报时讲到实践队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通过“互联网+旅游”的方式,充分发挥计算机专业优势,利用各种数字化网络传媒平台,赋予红色文化以鲜明的时代特色。

  忆峥嵘岁月,守初心如磐

  在全国青少年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中共延安市委党校机关党委书记冯云星为实践队作题为《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课堂教学。冯云星从五个方面出发,声情并茂地讲解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间所解决的问题与创造的丰功伟绩,深刻解读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本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原则,实践队员在革命教育基地自主制作午餐,用实际行动体会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在同心协力中培育勤俭奉献的劳动精神。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实践队员接受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枣园革命旧址管理处主任党婕睿带来的题为《践行总书记来延讲话精神》的现场专题教学。党婕睿为大家生动形象地讲述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充满激情岁月的红色故事,分享与习近平总书记来延视察时的交流心得。实践队员在革命旧址讲师的现场专题授课中不断汲取信仰力量,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将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的使命与初心熔铸到信仰和灵魂中,融铸到坚定不移的实际行动中。

  访革命圣地,传延安精神

  实践队员先后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文艺纪念馆、抗大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凤凰山麓革命旧址、梁家河村、王家坪革命旧址、宝塔山、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延安大学等地参观学习,重温光辉历程,追忆革命情怀,共同探寻中国革命成功的秘诀,感悟延安精神的力量。实践队员通过看实物、听史实、接受现场沉浸式教学,全身心领会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奠基立业的艰辛历程,感受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走进先辈旧居、瞻仰红色文物、聆听英雄故事,实践队员切身体会那段记载着苦难辉煌、展示着浴血荣光、汇聚着民族复兴的烽火岁月,认真聆听和回味每一个旧址满载的红色故事。在梁家河村史馆,实践队党员代表重温入党誓词,在铿锵的誓言中检视初心、锤炼党性。走进延安、走进革命圣地,让思想与视觉“邂逅”,沉浸式触摸历史,感受那一代人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为推动社会发展所付出的艰辛,实践队员一步一个脚印,悉心倾听革命故事,共同追寻延安足迹,更加坚定建功新时代的决心。

  唱革命经典,歌激情岁月

  在延安文艺纪念馆,实践队员重温老一辈艺术家的壮阔激情,齐唱歌曲《黄河大合唱》。实践队员整齐划一、放声高歌,唱出爱国爱党之情,传递奋进奋发力量,亲身感受历史岁月,唱响前辈们跨越时空的呐喊,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感受奔流不息的黄河精神。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实践队员集体学唱抗大校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抗日者的先锋!”振奋心灵的歌词,慷慨激昂的曲调,充满了抗日救国的情怀与担当。实践队员全神贯注地放声高歌,整齐划一地拍响节奏,认真严谨地彼此纠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抗大校风。

  寻红色资源,献青春力量

  实践队员分别与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宣传部部长高磊、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干部培训学院讲师任学文座谈交流,学鉴当地红色旅游景区成功经验做法,及时发现现存问题,促进当地文旅融合发展。同时,实践队员对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部分游客进行采访,以延安“互联网+旅游”发展、延安红色精神传承现状为主题,深入开展调研、走访行动。实践队员认真聆听、记录被采访者的一言一语,积极与他们沟通交流,把群众意见汇聚到调研报告中,并结合专业知识,搭建数字化智慧平台,用实际行动推动延安红色资源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弘扬。

  踏红色沃土,助圣地发展

  在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实践队员怀着对延安历史的敬仰,录制“寻访红色足迹,与我同行延安”的微团课,将学习成果巧妙地融入到微团课的内容中,共同回顾那段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浴血奋战、艰苦卓绝的丰功伟绩,重温激情燃烧、指点江山的难忘岁月,将红色文化内涵讲“真”讲“活”,推动多元化、互动式的党史内容宣传。在深入调查研究延安红色文旅资源的基础上,实践队员将红色资源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搭建智慧延安宣传及数据展示平台和使用NFC技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游客更加便捷地了解和传承延安红色文化,感受延安革命旧址的独特魅力,为延安的红色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奋斗不息,展未来任重道远。实践队员沿着历史的红色轨迹,追寻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千山万水,用脚步踏出青春足迹,用眼睛追溯革命历史,用行动传承红色基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践队员将永远铭记这座坐落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古老而鲜活的城市,永远铭记老一辈共产党人在延安的伟大足迹,在他们的激励下奋勇前行、接续奋斗,争做爬坡过坎、冲锋在前的开路人。

(审核 杨磊)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