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高宇 赵兴原 发布日期:2023-07-18
为鼓励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革命英雄的红色事迹,增强爱国情感和责任感,继承并发扬革命英雄的奋斗精神,7月18日,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踏英雄足迹,溯鲁西历史,品红色文化”红色教育实践队前往孔繁森纪念馆、范筑先纪念馆进行实地调研,学习革命英雄不畏艰险、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创新的方式传承和发扬红色基因。
实践队员整装待发,按照实践安排前往孔繁森同志纪念馆。踏入纪念馆,孔繁森同志大型半身塑像显得庄重肃穆,塑像后红色屏风上镌刻着江泽民总书记的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团队依次走过纪念馆内设的3个展览厅,近距离观察所展出图片270余幅,陈列实物千余件,在纪念馆出口处摆放的是入党誓词专栏,字字庄重,铿锵有力,这一幕更让同学们感受到红色基因经久不衰的传承与力量。在孔繁森纪念馆大厅,实践队员以孔繁森同志的光辉一生为主题录制微团课,透过历史照片和陈列物品,同学们重温了孔繁森同志扎根高原、一心为民、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感人事迹,感受孔繁森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刻缅怀了孔繁森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的奉献精神。
随后,实践队员前往范筑先纪念馆,走进那个血雨腥风的岁月。实践队员认真观看了展橱内陈列的将军的遗物与相关图片、资料和事迹介绍,深刻感悟范将军抗击日寇的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以及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范筑先将军的雕像前,实践队员向烈士鞠躬致意,寄托后辈对先烈的无限哀思和沉痛悼念,缅怀范筑先烈士的丰功伟绩。参观结束后,实践队员以范筑先不同时期事迹为线索录制微团课,集中展示范筑先前辈的成长过程和战斗经历。通过新媒体技术,实践队员走进那段充满血与火的岁月,通俗易懂地讲述范筑先烈士为国为民、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一生,使观众深刻体会他的光辉业绩、英雄壮举、崇高品格和精神境界。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在聊城,古老的黄河文明与辉煌的运河文化灌溉出艰苦勤奋的卓越品质,崇礼的齐鲁文化和尚侠的燕赵文化洗礼出舍己为人的精神典范,这里滋养出了无数忠心赤胆的英雄。聊城的红色旅游地不仅有着历史沉淀下的红色记忆,更藏着聊城人的风骨。实践队员怀着对鲁西英雄的敬仰,运用新媒体技术,制作主题为“寻英雄之足印,扬红色之魂韵”的微团课,将此次实践的所学所感所获巧妙地融入到微团课的内容中,以创新形式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
此次微团课录制活动与参观纪念馆相结合,紧扣时代与社会的脉搏,与时俱进,讲青年所想,扬中华精神。帮助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了鲁西的红色历史,增强了实践队员们对于老一辈共产党人不朽革命精神的理解和认同,推动队员们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审核 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