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左安 仇默涵 发布日期:2023-07-25
为提高群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增强群众的垃圾分类意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环保活动,7月23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人民公园举办“营造乡村好生态,振兴乡村有我在”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向群众科普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展示不同的垃圾分类所需要的垃圾桶模型。志愿者们提到,垃圾分类是指按照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进而转化为公共资源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垃圾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垃圾的经济价值和资源价值。随后,志愿者们从认识垃圾分类、重视垃圾分类、明白分类标准三个方面深入讲解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使群众深刻体会垃圾分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志愿者们提到,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最后,志愿者们收集群众对垃圾分类学习的成果,向群众讲述垃圾分类对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作用。农村美既是乡村振兴的要求,也是新时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更是助力人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要加强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也要创新生态利用,走好绿色之路,让乡村更美、人民更富。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有利于向群众普及垃圾分类的理念,同时也利于提高群众对垃圾分类的关注和重视,助力乡村生态振兴发展。
(审核 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