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岳珍珠 和稀如 发布日期:2023-07-25
为向群众宣传非遗技艺的知识,使群众关注到中国传统的非遗文化,激发他们对于非遗技艺的体验兴趣,为非遗传承注入新的活力,7月23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人民公园举办“借非遗东风,扬文化之帆”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通过绘制的展板道具,以宣讲的方式向群众讲述了非遗技艺诞生的故事以及非遗作品制作的流程。由于时间问题,志愿者们着重讲述了“张秋木板年画”背后的传承故事。张秋木版年画是山东省聊城市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至今约有六百年的历史。作为历史上的繁华重镇,很多晋商来聊城经商,木版年画就是由此传入。张秋木版年画构图丰满、匀称古朴,人物刻画夸张朴实,题材新颖,形式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在初步了解聊城非遗文化的基础上,志愿者们结合具体的非遗技艺向群众讲述了现如今我国非遗技艺传承所面临的断层局面,以及建立文化强国的社会需要,让群众感受到非遗技艺传承的重要性。针对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与建议,志愿者们与群众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当下的非遗保护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最后,志愿者们号召群众共同保护和传承非遗技艺,体会非遗技艺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促进传统的非遗技艺在基层中焕发新时代光芒。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全面展示了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引导群众进一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传承价值,促使非遗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审核 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