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和稀如 发布日期:2023-07-25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向群众普及乡村人才振兴政策内容,了解聊城市乡村人才振兴发展状况,7月24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人民公园举办“打造人才引擎,赋能乡村振兴”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依托主题展板向群众讲解乡村人才振兴政策内容。他们提到,国家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随后,志愿者们结合具体案例向群众讲述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意义。“硕士夫妻”何石宝、徐幸夫妇通过科学种田和探索“211”模式,交出了麦季亩产819.17公斤,玉米季亩产867公斤的优秀答卷,获得了平原县的“粮王”的称;“90后”王伟探索出一整套适合当地气候和地质条件的耕作种植技术,几年下来他的农田比周围农田增产10%—15%,极大地带动了周边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听完优秀的案例事件,不少群众表示,各类人才扎根基层,穿梭于田野之间,以自身的力量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中流砥柱。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有利于切实宣传乡村人才振兴政策,使群众充分认识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进而为推动聊城市乡村振兴贡献微薄之力。
(审核 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