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刘文迪 刘成凤 发布日期:2023-07-29
7月29号,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逐梦服务队于泰安市宁阳县东疏镇大伯集村举办“实地调研明困难,共同探讨出新路”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学习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鼓励同学们了解民生问题,关注民生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与荣辱感,发扬同学们苦干实干、勇往直前的精神。
在大伯集村村支部书记郜建国的引领下,志愿者们参观华东野战军攻济打援指挥所纪念馆,进行社会实践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追寻先辈足迹,缅怀先辈伟绩。通过观看纪念馆内展示的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志愿者们对革命时代的历史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深深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为人民抗战的无私奉献。郜建国表示,大伯集村近些年来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为村庄带来了经济收入,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带动村民巩固脱贫成果,走向致富道路。
在调研过程中,志愿者们向郜建国询问在红色文化发展上存在一些困境,发现目前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村民的思想转变问题,其次是村庄红色文化发展比较缺乏专业的管理和运营人才,以至于大伯村的红色资源在前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在互动交流中,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希望大伯集村能够在各方的支持下,进一步发展红色资源,实现村庄的繁荣和发展。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帮助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担当作为,厚植爱国情怀,促进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且有利于激发同学们昂扬向上的奋斗热情,引导同学们积极投身乡村建设事业,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为下一步团队探索红色文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赋能路径提供了现实例子和可行方案。
(审核 史仁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