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历史】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感乡村振兴 当砥砺前行”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作者:吴志钰   发布日期:2023-08-11

  乡村振兴,青年有我。为助力当地农村发展和人才振兴事业,培养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进一步向群众普及目前我国乡村人才振兴的有关政策,更好的带动新时代农村建设,8月9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东昌府区侯营镇阳光新村举办“感乡村振兴,当砥砺前行”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通过围坐恳谈、互动调研等方式收集走访相关资料,在与群众的交流中初步了解当地的地方特色,以“乡村振兴,人才关键”为切入点,熟悉农村发展工作创新突破的新途径。随后,志愿者依托宣传海报和书签,以宣讲的方式向群众讲解乡村人才振兴的相关政策。自古以来,走出穷乡僻壤,不做瓮里醯鸡,一直是乡村人才的一致追求,乡村空心化、老龄化、低素质化的现象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而日益凸显。志愿者讲解道,国家针对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健全乡村人才振兴制度、突出乡村人才振兴重点、形成乡村人才振兴合力的三条路线,以当地产业发展情况为依托,培育好“领头雁”、引好“新乡贤”、用好“土专家”,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走进田间、走入群众。不少群众表示,侯营镇最新发展的庭院经济,有效带动了周边的就业,以孙文刚为代表的庭院式服装加工厂有一百多家,对地方村镇产生了良性的集聚效应。活动最后,志愿者与群众共同展望未来,呼吁群众采取多种合作方式,促进资源、成果扩展,实现乡村振兴红利的进一步共享。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有利于广大群众加深对乡村人才振兴的理解,明白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增进大学生志愿者对乡村振兴的认识,进一步促进和谐安定的乡村氛围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审核 辛超)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