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作者:刘肖依 常天阳 发布日期:2023-08-12
为培育群众关爱他人、互帮互助的爱心,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帮助聋哑人的行动中去,增加社会友善互助的正能量,8月11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人民公园举办“关爱聋哑人,真情暖人心”活动。
志愿者在网络上寻找视频教程,通过教程学习手语知识,将自己学到的东西讨论整合,制作成爱心纸盒,在纸盒中放入绘制有手语简笔画的纸条,并在纸条背面写上与其相对应的手语注释。制作完成后,志愿者前往聊城市人民公园,采访群众对手语的了解,并邀请群众抽取纸条,说出上面的手语代表着什么。通过互动,志愿者发现只有少部分群众对手语有所了解,大部分群众依旧觉得手语离自己很遥远。采访结束,志愿者公布纸条的答案,并依托展板展开演讲,志愿者向群众详细讲解手语的相关知识,包括每个手势代表着什么,在哪些场合可以用到。志愿者还讲道:“聋哑人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不能说话而导致自己的困难得不到解决,甚至他们的权益也因此遭受侵害。我们要携起手来,共同帮助聋哑人,努力创建和谐、友爱、互助的社会氛围。”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使群众进一步理解聋哑人的生活困境,减少对聋哑人的偏见,并在生活中积极帮助聋哑人,同时,本次活动也在社会上传播了人道主义思想,有利于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气。
(审核 辛超)